close

從還是個小女孩開始  莫札特就成為我心目中音樂的代名詞
如果有人問  你最喜歡的作曲家是誰
莫札特! 是我不加思索後的回答
彷彿從地球上有人類存在開始  莫札特  是唯一的作曲家  音樂家

長大後  變的越來越多愁善感 
莫札特叮叮咚咚的清脆琴聲再也無法滿足自己的心
對莫札特的崇拜也開始漸漸的轉移到布拉姆斯的音樂上
漸漸戀上布拉姆斯音樂裡豐富的情感表現  那份讓人心碎的憂愁

不過  這一切又因為開始練演奏證書的指定曲之後開始轉變
莫札特的代表作  豎笛協奏曲 K.622
(說到這裡就想偷笑 莫札特的代表作是給豎笛的耶! 我竟然有這份榮幸!)
豎笛老師再給我這首曲子的第二第三樂章時就說
"people say this is one of Mozart's greatest work,
  or even THE best work!"
當時我還在想  蛤  莫札特阿  一定又有一大堆我討厭的點音
可是  開始視譜之後  我卻完完全全的被他征服了~~
撤徹底底的戀上第二越章的柔和第三樂章的輕巧 !
"怎麼會有這麼讚的曲子!" 這是我當時唯一的想法...
(還有一個  就是當初自己選擇豎笛真是太正確了! 豎笛覺對是最讚的樂器!)

(雖然覺得寫到這邊就停實在有點悶  不過沒辦法啦 
明天要教莎士比亞的文章  下次在繼續吧  以下是曲子和其他相關文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右中Listen Here 選低速或快速)

同樣可看出莫札特功力的是豎笛 . 莫札特成年之後 , 豎笛成為當時一種新興的樂器 . 莫札特很喜歡豎笛豐富的音色 , 也開始在音樂作品中使用這一種樂器 . 對這個樂器 , 他是以作曲家的態度來面對 . 因為根據資料顯示莫札特並不會演奏豎笛 . 因此在這種情形下 ,   他就著自己對這個樂器的喜愛和認識作為他創作的基礎 . 然而當時莫札特的作曲技巧以及樂思己經進入全面成熟期 , 所以不論是豎笛五重奏以及後來的豎笛協奏曲 , 不僅僅是很好的作品 , 也幾乎成為莫札特自己同類作品中的代表作 . 莫札特在這裏表現了他作為一個作曲家 , 有時也是觀眾在舞台下的愉快心情 . 在莫札特的樂器情結裏 , 豎笛所代表的不是演奏家莫札特 , 而是作曲家 , 聽眾 , 和朋友 . (莫札特)

這首協奏曲從配器開始就顯示出莫札特對於單簧管音色的深入理解和理想的
實現:它採用純絃樂器的配器,只加入一對長笛、低音管和法國號,至於雙簧管
和小號這種性格和單簧管對立的樂器,則被排除在外,藉此,莫札特將單簧管溫
潤的音色襯托在絃樂團之上,軟綿細膩,莫札特這種做法成為後世作曲家創作單
簧管協奏曲的依據,幾無例外。
闔家歡 閱讀看板文章 

只是喳喳 讓人溶化的溫柔  裡面很多句子讓我一直點頭說 就是這樣!

身為豎笛手 不戀練這首協奏曲  就白當個豎笛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雪倫 的頭像
    楊雪倫

    心兒,再次輕輕起飛。

    楊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